为什么我们总在讨论“母亲”,却很少真正看见母亲?
这个时代对“妈妈”的期待太多:要温柔坚定、要事业家庭两手抓、要科学育儿还要情绪稳定……但很少有人问:那个被“母亲”身份包裹的“她”,此刻正在经历什么?那些深夜崩溃的瞬间、辅导作业时的暴怒与愧疚、在“好员工”和“好妈妈”之间的撕裂感……
这场戏剧工作坊,不是教你如何当更好的母亲,而是邀请所有人——无论你是否成为父母——走进母亲身份背后真实的生命历程。在这里,你会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到:
当社会给母亲贴上“超人”“伟大”的标签时,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如何被挤压变形;那些看似“不够体面”的愤怒、疲惫、困惑,其实是千万母亲共同的情感困境;母亲与孩子、与自己的母亲之间,未说出口的误解与期待如何奇妙地相遇;我们不歌颂牺牲,不审判选择,只想和你一起寻找答案:
当“母亲”成为社会赋予的角色,那个最初的“我”该在哪里生长?
5月11日母亲节,到PAGEONE北辰荟店,让我们暂时放下“母亲应该怎样”的剧本,在戏剧的境遇里,遇见那些被身份遮蔽的、鲜活的生命瞬间。
通过戏剧,你将:
触摸真实:不再是“伟大母亲”的刻板印象,而是有血有肉的人性故事。
打破孤独:发现那些说不出口的压力,原来不是你一个人的“错”。
重建联结:在扮演与观察中,重新理解自己的母亲,也重新看见自己。
导 | 师 | 介 | 绍
陈媛
抓马教育资深教育戏剧导师,青少年心理成长戏剧《我是谁?》导演,爱尔兰圣三一学院认证教育戏剧培训师。
2013年,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教育设计教育戏剧课程;2014-2016年,参与欧盟【直面鸿沟(Facing the Gap)】国际项目,为来自12个国家的参与者带来聚焦“中国境遇”的教育戏剧工作坊;2014年至今,带领抓马少年剧场创作《五贰四》《捏造》《洞》等十余部作品,她所编导主演的独角戏《沃特堡》入选第七届北京青年戏剧节。受到英国教育戏剧理论家David Davis教授很高的评价:“我教了55年,我的学生遍布全世界,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引导者之一!”
剧 | 目 | 介 | 绍
《我是谁?》
编剧:Chris Cooper
导演:陈媛
首演:2025年5月17-18日
演出地点:鼓楼西剧场
《我是谁?》是基于抓马教育在中国16年教育戏剧实践经验,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看待家庭关系、社会现状以及内心成长的抓马原创戏剧,由8-13岁孩子积极参与创编及舞台表演,通过戏剧的方式进行公众表达,与父母、成年人进行一场深刻的沟通。
在《我是谁?》这个剧目中,我们将带领观众一起探索社交媒体和技术对青少年的影响,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正在被技术迅速改变。年轻人在这场变化中是最容易接受,也是最脆弱的,因为他们的天真和大脑的可塑性。孩子们迅速内化了社交媒体对心理的影响,但他们无法控制它,这是孩子们生活的现实,也是需要学会真正生活在其中的现实。
在一个我们无法为自己做决定的世界里——我是谁?——无论“点赞”在告诉我们什么。
活 | 动 | 须 | 知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11日(周日)15:00-17:00
(为确保您戏剧工作坊体验的完整性,请报名活动的朋友尽量不要迟到)
活动地点
PAGEONE北辰荟1F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6号院1号楼一层L136、L230号
1、工作坊体验票:69元/人
(含母亲节成人戏剧工作坊+PAGEONE特定饮品一杯)
2、观剧套票:199元/人
(含母亲节成人戏剧工作坊+PAGEONE特定饮品一杯+《我是谁?》演出票一张,在工作坊活动当天和现场工作人员确认想要观看的演出票具体场次即可)
参与方式
请报名参与
(活动当天请凭有效报名码核验入场)
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活动行】票务代理,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PAGEONE书店】提供,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报名。
本活动由「主办方」为您开具发票,活动行仅协助收集开票信息。如需发票,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并联系主办方为您开具。
本活动支持退款,如需退款,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退款时,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
如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沟通、协商解决,您也可联络活动行客服进行协助。
针对虚假活动、内容侵权等行为,欢迎举报;一经核实,活动行有权进行账号管控或内容删除处理。
PAGEONE书店,1983年创办于新加坡,以丰富优质的设计、艺术类图书为特色。三次被评选为香港“最佳书店”,2018年被评为“北京十大文化消费地标”,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最美书店”。 “Everything begins with PAGEONE.” PAGEONE在简约、精致的阅读空间中,融入音乐现场、艺文讲座、展览空间等跨界多元的文化活动,探索书店文化空间的创造性表达,想象书店的999种可能性。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读者对优质图书、优质内容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帮助读者养成经常读书和思考的习惯,并且学会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努力让阅读回到生活,让知识回到生活,让艺术回到生活。